海峽網9月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陳文璇)“醫生說,染了破傷風,10個里面只能救回3個,我老伴是幸運的三個之一啊。”昨日,在福州市一醫院,劉依伯清楚記得,老伴因破傷風在ICU整整搶救50多天,這些日子,他急白了一頭黑發,好在現在老伴在醫護人員幫助下,死里逃生。
劉依伯家住三明,今年6月21日,他的老伴陳依姆(62歲)上山采草藥,不幸滑倒,右腳踝被鋒利的石塊劃開大面積的傷口,傷口沾染泥土,血淋淋一片。家人用布包裹傷口后,將她送到當地醫院。7天后,陳依姆被轉送到福州一家醫院,3天后,陳依姆肌肉僵硬、抽搐,醫生判斷是破傷風發作,十分危險,她被轉至市一醫院搶救。
“送到我們醫院ICU時,患者已經意識不清,并且全身肌肉呈僵直狀態。”市一醫院重癥監護室醫師洪瀅介紹,追溯病史,陳依姆是因為右腳踝開放性外傷導致的重癥破傷風,她的創口面積達到8cm×10cm,而且深達肌肉層,傷口處滲血滲液,呈惡臭味。
據介紹,破傷風平均病死率為20%~30%,重癥患者病死率可達70%,新生兒及老年人的病死率尤其高。為了挽救陳依姆,醫護人員緊急施救。氣管切開,床旁清創換藥,長時間鎮靜、肌松,臟器功能支持,床旁個體化護理……50多天后,陳依姆意識、肢體功能才恢復良好,順利脫離呼吸機。
“真的是死里逃生,很感謝醫生們。”劉依伯說,前些天,老伴轉入了普通病房,他才舒了一口氣。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洪瀅介紹,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專性厭氧菌,廣泛存在于灰塵、土壤、人畜糞便中。破傷風桿菌分泌的神經毒素,會損害控制肌肉的神經(運動神經元),令患者肌肉僵硬、呼吸困難、肺部感染、多臟器衰竭,如果沒有醫療干預,致死率非常高。
“有外傷都有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洪瀅提醒,尤其是被生銹的釘子刺傷,大面積燒傷或傷口沾染泥土,這樣的傷口易產生厭氧環境,更應謹防破傷風桿菌感染。出現上述傷情,一定要及時就醫,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者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如果有條件,送醫前,傷者或家屬可以先用碘伏、雙氧水反復沖洗傷口。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泉州首例成人破傷風疫苗接種 做好預防是關鍵2018-03-26
- 預防月子病:產后應注意清潔衛生 避免傷口感染2017-01-17
- 依姆被樹枝刮傷感染破傷風 傷口處理不當或可喪命2016-08-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連江黃岐進鎮公路國慶前通車 串起招手巖公園2019-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