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吹,最新高清无码专区,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近段時間,為切實做好低溫冰凍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福州市公路、電力、農業等部門迅速反應,積極行動,全力抗低溫、強保障。

長樂公路中心護航群眾安全出行

連日來,長樂公路中心迅速反應,精心部署,積極做好冬季公路養護和抗冰保暢工作,為群眾和車輛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長樂公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加強安全巡查養護力度。比如,加強公路橋梁巡查,對路肩、邊溝、涵洞等重點部位清潔養護,確保排水暢通,防止積水結冰,做到動態管理、長效整治;加大對易發生險情的臨邊、臨崖及高填深挖路段進行預防性檢查,防止產生大面積滑坡、塌方;對公路沿線枯死樹進行排查清理,防止發生斷枝砸傷人、車。

同時,該中心檢查清點防低溫應急物資,從人員配備、設備調試保養、物資準備、安全作業等方面入手,切實做好公路雨水冰凍防范工作,確保一旦出現冰凍降雨天氣,人員和機械設備能夠立即投入。

該中心還完善防凍除霜工作預案,落實值班及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保持聯絡暢通,遇有緊急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并啟動應急預案,全力保障轄區內公路安全暢通。

“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強化協同聯動,確保及時發現道路災情,隨時組織應急處置。”長樂公路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福州電力人保障電網安全

“雨雪冰凍天氣來襲,請密切關注電網運行情況,有情況隨時匯報!”23日凌晨,在國網福州供電公司調控中心的微信工作群中,班長發出提醒。

“收到,已持續加大監控力度!”中心值班人員回復完消息后,一邊通過“數字調控云平臺”查看各線路設備的運行情況,一邊聯系轄區供電所確認現場情況。

此時,在60多公里外的閩侯北部山區,國網閩侯縣供電公司專工蔡華強與同事林學鵬、陳修新、林治秋分頭對海拔高、覆冰現象嚴重的10千伏大池線、大湖線進行巡視。

海拔千米的雪峰羅漢臺,經歷了一夜凍雨,樹木和竹子出現大面積覆冰,如果不及時清理,倒伏在電力線路上,很容易造成跳閘斷電等故障。

為確保群眾用電安全穩定,蔡華強一行人立即趕赴現場清理。行至半山腰,因為雪天路滑,車輛無法通行,他們便拿著砍刀、梯子等工具,下車步行。路上,竹木殘枝被冰凌壓彎,傾垂向路中間,他們彎腰撥開枝頭,濺出一陣陣冰屑。

山間公路的寒風格外猛烈,他們小心翼翼地舉著絕緣桿,要把設備上的冰凌除去,又不能損毀設備,所以用力得講究,不一會,他們的鼻子耳朵就凍得通紅。用了20分鐘,幾名工作人員完成了此次除冰工作。

農技人員為作物“添衣加被”

“幸好有農業技術員上門指導我給作物‘添衣加被’,這次我們的蔬菜沒受凍!”24日一大早,羅源縣起步鎮起步村的農戶蔡凱乘就趕到自家田地,掀開自己給農作物準備的“厚被子”,發現白菜、包菜等作物安然無恙,他長舒了一口氣。

蔡凱乘給自家田里蓋的“厚被子”,是為讓土地保溫而覆蓋的地膜。不僅如此,他還給農作物穿上了防寒的“外衣”——用專門的抗寒藥劑使作物的葉片增厚,提高作物的抵抗力。蔡凱乘告訴記者,這些御寒“妙招”都是鎮農業站農業技術人員上門傳授的,不僅如此,技術人員還幫他將30多畝蔬菜大棚全部覆蓋地膜,做好保溫措施。

“我們從縣農業農村局收到低溫預警信息后,就通過微信群、村村通廣播以及包村干部入戶宣傳等方式通知農戶開展防寒抗凍措施。”羅源縣起步鎮統戰委員黃邦富介紹,這幾天,農技人員持續上門走訪指導,力求將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據介紹,面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羅源縣農業農村局對接市農業農村局專家服務隊,下沉一線開展防寒防凍生產指導,讓農戶了解水果、蔬菜、食用菌防寒防凍技術措施。并且派出15個干部分組下沉鄉鎮、村,走訪了白塔鄉樹葡萄基地、起步鎮沈運俤砂糖橘種植場、沐禾蔬菜基地、羅湖云霧茶廠等7個鄉鎮及重點企業和基地。“最近我們農業技術人員每天都會上門實時了解鄉鎮農戶的作物受災、農業經濟損失情況,并幫助農戶繼續應對持續的低溫天氣,以確保將損失降到最低。”羅源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蔣雅琛 唐蔚嬙 任思言 通訊員 高信得 戴欣 陳德鈞 蔡華強 林晉如)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依法矯正五周年 共創平安促和諧——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