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的汽車維修小班課
東南網6月3日報道(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陳漢兒 通訊員 方婧 文/圖)伴隨著密如雨點的針車聲,操作臺上,選手們的雙手快速而精準地移動著,手下布料筆挺、走線細密精致……這是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度莆田市“壺蘭工匠”技能大賽現場,36名縫紉高手同臺“炫技”的畫面。
職業技能競賽是培養選拔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途徑之一。圍繞各重點產業鏈人才“定制”需求,今年初,莆田市發布“壺蘭工匠”技能人才培育3年行動計劃,將在3年內新建技能大師工作室45家,新增高技能人才1萬人以上,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活動30場次等,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促進人才輸送、搭建就業平臺,構建起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上個月,人社部辦公廳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信息》,以工作交流形式,向全國人社系統推廣莆田市創新培育“壺蘭工匠”,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有關做法。
貼近產業需求
將長160毫米、厚16毫米的方條鋼料,用銼刀在兩端分別銼出圓鈍的錘頭、鋒利的斜楔,且需要符合精確的角度、長度要求。5月27日,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工程系實訓樓三層的教室里,30多名學生正在接受鉗工實訓課程,他們要用一周時間,手工打磨出一把精巧的手錘——這是掌握鉗工技能的必修課。
“手工研磨是基本功,練的是學生的力度感和穩定性,讓他們在保證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零部件尺寸的細微變化,體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工程系實訓中心主任陳威說。
當前,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用工難”與“就業難”并存,人才技能層次難以有效匹配智能制造升級需求。瞄準產業所需,2023年,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成立福建省陳威技能大師工作室,結合省賽、國賽競技內容以及重點產業鏈的生產實踐需要,開展“崗、課、賽、證”融通的實訓課程。
銑刨磨鉆、銼刮鋸鏨,3年時間里,“小工匠”們的實操技能不斷精進。
“以前從不敢想自己能進入龍頭企業工作。”畢業兩年的柯奇男已快速成長為莆田榮興機械的一名技術骨干。在摩托車零件制造行業細分領域,榮興機械是當之無愧的冠軍企業,這讓柯奇男倍感歡欣鼓舞。
隨著產業向智能化轉型,像柯奇男這樣專業對口、有技術潛力的技能人才成了不少企業爭相招攬的“香餑餑”。數據顯示,陳威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已先后培育4批技能人才,200多人通過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證,并培育出1個全國技術能手、3個福建省技術能手。這支“生力軍”在企業技術革新、工藝優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壺蘭工匠’行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引領作用,通過搭建載體、以師帶徒等方式大力培養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攻關,推進行業、企業技能人才集聚,最終賦能生產實效。”莆田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謝榮兵表示,行動還將推進頭部企業、技師學院等實訓基地平臺建設,每年開展技能培訓2200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訓1000人次以上。
“結合產學研用,我們長期面向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協同企業解決一線生產問題,將技能人才培養落在最實處。”陳威介紹,眼下,工作室正攜手莆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著手組建技能大師工作室聯盟,聚焦各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行業痛點,為人才培育與企業發展“雙向奔赴”創造條件。
拓寬就業空間
選材,清洗,切配,起鍋燒油,加料爆炒,肉絲裹滿醬料,隨著顛鍋動作上下翻動,一時間香氣四溢。在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的烹飪教室里,“小廚師”們先后端出了酸辣甜香的魚香肉絲、膠原滿滿的花生豬尾煲……
“學生入學就從刀功、魚類處理等基本功練起,教學內容以閩菜、莆仙特色菜為主,確保學習2年后就能具備進入餐飲企業實習的能力。”林凱旋是全國閩菜烹飪大賽金獎得主、中式烹調師高級技師,從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畢業后留校執教,他帶的這屆學生,基本已經同香格里拉、希爾頓等星級酒店達成就業意向,并將在這個暑期走上實習崗位。
作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從無人機、數控加工、汽車維修等工業應用領域,到旅游服務、烘焙烹飪、幼兒教育等現代服務業……圍繞國民經濟發展需求,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面向社會提供多個職業工種。
“除了中式烹飪,校內還有汽車維修等10個高級工班,均采用小班化教學,學生畢業可以享受大學專科學歷畢業生同等待遇,進一步提升就業質量。”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周伯晨說。
不僅如此,去年起,學校與威諾數控、海安橡膠兩家行業龍頭企業合作開辦我省首批技工院校“精匠班”——企業參與課程設置,提供實訓平臺;學校輸送專業人才,開展定向培養。這種“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通過“入校即入廠”,讓企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更精準。
除了培育產業發展所需技能人才,如何為重點人群“賦能”、緩解產業轉型與勞動力素質之間的適配性問題,莆田市同樣關注。
53歲的鄭金燕是秀嶼區東莊鎮人,去年10月參加了莆田市高級技工學校組織的中式面點師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并順利結業。掌握一技之長的她很快告別零工生活,如今已入職莆田市孝永食品有限公司半年有余,每月有著2500多元的固定收入。
“我們免費為退役軍人、貧困勞動力、去產能失業人員等符合條件的人群開展實用化短期技能培訓、特色勞務品牌專項能力培訓以及新就業形態技能培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周伯晨說,2024年,學校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954人次,其中1246人次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考試。
“我們將新建7家規模以上企業職工培訓中心,把培訓網絡延伸到‘鏈上’,支持重點企業廣泛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謝榮兵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莆田:旱地種旱稻 豐產有良方2025-05-29
- 傳承海商文化 莆田涵江復原打造清代大福船2025-05-28
- 周祖翼在莆田調研2025-05-22
- 莆田城廂區華亭鎮:“一杯茶”里的和諧密碼2025-05-21
- 莆田市:為弱者助力 讓民心更暖2025-05-20
- 全省首張數字鄉村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落地莆田涵江2025-05-19
- 中國少有、世界不多!探訪天然良港蝶變!全國廣電融媒體總編記者福建采訪行活動走進湄洲灣港2025-05-10
- 莆田常太:枇杷熟了2025-05-08
- 福建莆田:后海跨海特大橋建設忙2025-05-07
- 莆田城廂:走進老廠區 玩轉新文旅2025-05-07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