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吹,最新高清无码专区,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在濟南市筐市街上有一家特殊的油條店,店鋪不大生意還算紅火,背后的故事非常暖心。

與病魔抗爭三年的11歲菏澤男孩張思豪準備做骨髓移植手術,而手術費卻讓這個農村家庭犯了愁。

得知這個消息以后,棄醫擺攤的90后夫妻把濟南市區唯一一家直營油條店捐了出來。

捐出油條店資助白血病患兒

還記得棄醫擺攤賣油條年入30萬的90后夫妻任曉猛和任文亞嗎?他們從山東中醫藥大學畢業以后沒有從事醫藥行業的工作,而是選擇擺攤賣油條。如今,夫妻倆的油條攤不僅變成了沿街商鋪,還有數十家加盟店,而濟南市區唯一一家直營店則作為“贈品”捐給了一位白血病患兒的家屬。

“前段時間,我在朋友圈上看到了一條水滴籌的鏈接,菏澤市東明縣的一個小男孩在2017年患上了白血病,現在需要做骨髓移植手術,我就想能不能幫幫他。”任曉猛說,在媒體的關注下,他們的油條生意越來越紅火,而他們也要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如何幫助這個白血病患兒呢?任曉猛先是通過水滴籌捐款,緊接著又聯系到了白血病患兒的父親張文保,了解到小男孩的骨髓移植手術需要二三十萬。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跟家里人商量,要不然先把這個(油條)店先交給小男孩的家里人。”任曉猛說,捐的錢總有花完的時候,他可以把炸油條的手藝傳授給小男孩的家人,油條店所有的收益都用來資助白血病患兒,這樣他們在濟南就有了落腳的地方。

由專業技師指導生意挺紅火

在決定“贈送”油條店之前,任曉猛已經做好選址、裝修、采購設備等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房租在內累計投入十萬余元。不過,對于不會炸油條、沒有經營經驗的張文保來說,經營一家油條店并非易事。

“我跟我閨女專門到長清的總店學了兩天炸油條。”43歲的張文保以前從事五金行業的工作,他說自己害怕學藝不精砸掉“油條任家”的牌子,不過任曉猛一直在鼓勵他們,還派了兩位專業的技師到店指導。

經過半天的試營業后,這家“贈送”的油條店于5月7日正式開業,任曉猛專門從長清區趕來,還現場指導張文保及其女兒炸油條的技術要領。雖然當天是陰雨天氣,但是開業首日仍有不少居民來嘗鮮。“挺好吃的,這里的油條個大,而且又酥又脆。”附近一小區居民說,油條的口感不錯,他挺喜歡吃。

圖片

隨著張文保及女兒炸油條技藝的提升,門店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油條店專業技師由兩名減為一名。如今,張文保和女兒每天凌晨四點多就來到油條店炸油條,顧客排隊買油條的場景經常出現,不少居民是“回頭客”。

“現在每天要賣600多根油條,100多杯豆漿。”現場一位專業技師說,油條點開業十余天以來,每天的營業額都在1000元以上。“門上貼的付款碼都是我個人的。”張文保介紹,油條店每天的凈利潤在600元以上,最多的時候在1000元以上,而這些收入對他們一家人來說非常重要。

11歲男孩已與病魔抗爭三年

5月19日,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來健康路某小區的出租屋,見到了被大家牽腸掛肚的白血病患兒名叫張思豪。他今年11歲,身體有些微胖,氣色還不錯。如果沒人提醒,誰也不會相信這小男孩已經與病魔抗爭了三年。

2017年5月12日,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張思豪肚子發脹被送往當地醫院檢查,由于血常規檢查的白細胞數量異常被轉至齊魯醫院。經診斷,張思豪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他不得不休學與病魔作斗爭。如今,張思豪累計住院治療27次,總共花費50余萬元。

圖片

“每個月都要帶他來濟南復查,不僅要化療,還要吃化療藥。”張文保說,經過三年的治療,張思豪的病情逐步得到好轉,原本腫脹的肚子已經逐漸變小,其身體各項指標也逐漸變好。“現在他的身體狀況挺好,非常適合做骨髓移植手術。”張文保說,他盼著兒子盡快進倉接受骨髓移植手術,而巨額手術費他們犯愁。

“在家的時候,我就看書,我很想回學校讀書。”張思豪手捧著一本標有漢語拼音的《唐詩三百首》說道,他現在的身體已經沒有之前那樣疼了,他想把病治好以后重返校園。而這次骨髓移植手術或許能讓他如愿以償。

母親愁白了頭姐姐放棄高考

“孩子的痛苦、費用上的壓力!讓我心力交瘁!”45歲的孟秋英如今已經是滿頭白發,她說得知兒子患上白血病的那一天,她的頭發已經變成了白色,但是她與丈夫沒有放棄,他們這個重組家庭沒有放棄。

孟秋英的前夫是一名長途貨運司機,他在2006年的一次物流運輸中遭遇歹徒攔路搶劫,被發現時已經慘遭殺害。從此,孟秋英帶著女兒小慧(化名)成了孤兒寡母。2008年,孟秋英帶著女兒與現任丈夫張文保結婚,張思豪于2009年出生了。

“之前我一直在廣東打工,兒子得病的時候我還在上班。”張文保怎么也沒想到兒子會得白血病,他說回到老家以后到磚廠給人拉磚維持生活開銷,但是帶著到濟南求醫時就沒有收入了。其間,張文保夫婦幾乎借遍了所有的親戚鄰居,因此欠了一屁股債。

為了給張思豪治病,姐姐小慧放棄高考在外打工三個月。如今,小慧在濰坊的一所高職學校讀書,學費和生活費用全靠打工和助學貸款維持。她從此沒有再問家里要過一分錢,還常常寄錢回家。對此,張文保夫婦滿是愧疚。

如果您想要幫幫這個家庭,可以撥打張文保的電話15098371550。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程凌潤)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高新區開展專項檢查守護外賣食品安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